前两天路过小区门口的烟店,顺手问老板还有没有红塔山1956。老板直接摇头:“早没货了,现在年轻人抽电子烟,我们也不进这些老牌子了。”我愣了下,这烟我爷爷抽了三十年,小时候他天天揣在裤兜里,现在连包装都没人记得了。
记得九十年代红塔山可不得了,玉溪那边的厂子天天加班生产,一包才十块钱,厂里工人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块,但照样抢着买。现在去玉溪老厂区看,车间早改卖奶茶了,听说当年的卷烟机都当废铁卖了。有个老工人在短视频里晒过照片,生锈的机器上还贴着“红塔山1956”的标签,看得人心酸。
曲靖的小熊猫香烟更绝,以前红盒子绿盒子满街飘,烟民说抽着不呛嗓子。后来会泽烟厂并到红云红河集团,直接停产了。现在想买只能找收藏店,一包要好几百,比当年贵二十多倍。有老烟民在二手平台花大价钱买了条绿熊猫,结果拆开全是假的,连滤嘴都捏得出胶。

石林烟也是这样,以前曲靖人结婚送礼都得备两条软白包装的。现在烟厂重点推云烟和红河,石林生产线停了快二十年。有个大叔在评论区发牢骚:“我爸抽了三十年石林,现在二手平台买的烟,味道跟以前差远了,可能根本不是真货。”

烟草公司这些年老是合并,红云红河集团把好几个老牌子都收编了。资源全往云烟、红河这些大品牌倾斜,像红塔山1956这种老款,连包装都不做了。有个老员工在贴吧说:“当年厂里上千人忙活,现在只剩保安和清洁工,仓库里的老烟标都当废纸卖了。”
加拿大黑马预测现在年轻人抽传统烟的越来越少了,要么抽电子烟,要么直接不抽。剩下几个老烟民只能在收藏市场碰运气,但价格虚得吓人。前几天网上还传了个段子:“以前买包红塔山够吃顿饭,现在买包假小熊猫能买套房。”
街上卖的全是云烟、红河这些新款,偶尔有人在二手平台挂几条老烟,转眼就被抢光。我爷爷上个月托人从昆明捎了条红塔山1956,结果包装上连生产日期都没写,最后只能当摆设。他说这烟是时代的东西,没了就真没了,连味道都找不回来了。